宋李唐山水畫《萬壑松風圖》藝術賞析

《山水意境的極致展現——宋李唐《萬壑松風圖》解析》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1)

萬壑松風圖,李唐在北宋畫院時期的杰作。這幅畫在主峰旁邊的遠山上,題有「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陽李唐筆」。甲辰是宋宣和六年(1124年),李唐已經步入高齡。盡管如此,畫中表現的山石仍然是雷霆萬鈞的陽剛力量。畫上的插云尖峰、岡巒、峭壁,好像斧頭剛剛鑿過,對一片石質的山,表現山特別堅硬的感覺。山腰處朵朵白云,好像是冉冉欲動,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層次感劃分出來,還使畫面有了疏密相間的效果,也使整個氣氛上有柔和調劑的一面,不會因為太密、太實而讓欣賞者有過份的壓迫感。山顛的叢樹,近樹的松林,有隱有現的石徑,加強了畫面幽深的情調。左方中景各有瀑有一線垂下,幾折而,轉成一灘溪澗,澗水穿石過,如聞聲響,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。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2)

《萬壑松風圖》中的“松”與“風”?!度f壑松風圖》并沒有發(fā)現在畫上題“萬壑松風圖”五字款,但命名非常精妙,妙在一個“風”字?!度f壑松風圖》最難在畫松,既然是“松風”,那就是松樹在風中或風中的松樹,如何把松樹畫出風聲、風姿、風雅,畫出“玉樹臨風”,畫出飄繞著濃濃松香味的清風,畫出李唐以松喻己以松明己之高傲、高潔、高雅之亮節(jié)高風。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3)

《萬壑松風圖》中的松樹,樹梢多羽狀品字形造型,極具寫實手法。是李唐長年觀察松,對松樹精準畫法的體現。山腳下的松樹在風中并沒有向一邊舞動,而是前后左右各有舞姿。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4)

《萬壑松風圖》并非焦墨山水。我們現在看到的《萬壑松風圖》確實是黑乎乎的如同焦墨山水,樹和石頭也看不清楚。《萬壑松風圖》是墨色層次非常豐富的小青綠山水畫。八百多年的時光和磨難使它腿去了淡墨、淡彩,只剩下了較重的墨,看起來有點像焦墨山水,但它絕不是。透過放大鏡你能看到絹的經緯線中殘存的淡墨和色彩。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5)

《萬壑松風圖》并非全是斧劈皴?!度f壑松風圖》中皴法非常豐富,不可機械的逢皴必劈?!度f壑松風圖》極寫實,絕壁、山頭、河灘,皴法多變,應物寫形。

宋李唐國畫山水名畫《萬壑松風圖》鑒賞(6)

畫家的構圖與其他山水稍有不同,雖取全景,但不突出主峰,通過環(huán)繞著的松林將峰頂連成一個統(tǒng)一的整體,近、中、遠三個空間層次表現得自然得體。全圖的筆墨沉厚渾樸而不失腴潤秀雅,天趣盎然。坡石用淡墨作長披麻皴,再以焦墨、破筆點苔,有沉郁清壯之韻。畫中屋宇,以界畫而成,表現了畫家懷有豐富的繪畫技巧。由于李唐身歷兩宋畫院,個人的成就,影響力所及,幾可視為畫史上南北宋之間的承先吞后人物。像本幅畫中磅礴的氣勢,可謂承接范寬的「溪山行旅圖」,往后的南宋畫院名畫家,如馬遠、夏圭,其山石的描寫,直可視為系出于李唐了。李唐表現石面質感的用筆,稱作「斧劈皴」,是其筆法的一大特色。比起范寬、郭熙兩位前代的大師,由於主山的比例縮小,且去除了霧氣的使用,山水看來格外清晰,亦令觀者產生如臨其境、如在目前的感受,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氣象。

版權聲明:文中所以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圖片如有侵權可聯(lián)系網站進行修改或刪除。繪畫吧-畫畫僅供美術繪畫愛好者學習交流,所有繪畫作品及文字版權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業(yè)及其他營利目的,責任自負!

歡迎關注:【繪畫吧-畫畫】http://www.xcyc.net

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,国产强奷在线墦放免费不卡,亚日韩欧美国产,国产国拍亚洲精品午夜不卡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