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清傳承與創(chuàng)新
人物簡介
梅清(1623---1697),字淵公,號瞿山,安徽宣城人。生于明熹宗天啟三年(1623年),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。順治十一年(1654年)舉人,與石濤交往友善,相互切磋畫藝。石濤早期的山水,受到他的一定影響,而他晚年畫黃山,又受石濤的影響。所以石濤與梅清,皆有“黃山派”巨子的譽稱。梅清以畫黃山著名,“得黃山之真情”,與石濤、弘仁成為“黃山畫派”中的代表人物?,F(xiàn)代畫家賀天健在《黃山派和黃山》中評道:“石濤得黃山之靈,梅瞿山得黃山之影,漸江(弘仁)得黃山之質(zhì)。”他善詩和書法,并著有《天延閣集》、《瞿山詩略》,畫有《黃山紀游》冊。
藝術風格
梅清早期所畫的題材只是家鄉(xiāng)山水、故園風情。32歲始潛心畫黃山,屢登天都、蓮花、云門、光明頂、文殊院、獅子林、煉丹臺、蒲團松、西海門等百余處勝景,深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。從此,他在絕妙如畫的山水間激情滿懷,縱橫馳騁,以詩人之心去感受自然,更以畫家之情來表現(xiàn)自然,不僅寫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優(yōu)美詩篇,而且畫出了無數(shù)峭拔秀美、云煙變化之勝、意境韻味無窮的黃山風景畫,與黃山結(jié)下了奇緣。他自稱“游黃山后,凡有筆墨,大半皆黃山也”。
梅清是畫黃山奇松的高手,人們把他畫的黃山松列為神品,《宣城縣志》稱他“善畫理,墨松尤離奇,蒼雄秀拔,為近來未有,海內(nèi)鑒賞家無不寶貴”;《宛雅》稱他“好畫長松,騰攫如虬龍作勢,不可博撓;購得珍如寶物,尋傳入內(nèi)延”;《蠶尾續(xù)集跋》說“宛陵梅淵公畫松為天下第一”。
梅清的畫,以真山真水為創(chuàng)作源泉,以飽滿的真情實感,高深的詩、書、畫修養(yǎng)和高超的藝術技巧,表現(xiàn)山川的秀美、畫家的高潔性格和民族的博大胸懷。
梅清還是一位重友情、廣交游的大家。他一生結(jié)交了很多有識之士、詩人和書畫朋友。他虛心好學,鍥而不舍,無所拘泥,與人交深情篤,其中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濤。石濤曾多次前來宣州,在梅清作畫的天廷閣談詩論畫,互訴衷腸,兩人共游雙塔、鰲峰。梅清在《石公從黃山來宛見貽佳畫答以長歌》中寫道:“我寫泰山云,云向石濤飛;公寫黃山云,去染瞿硎衣。白云滿眼無時盡,云根冉冉歸靈境。何時公向岱顛游,眉余已發(fā)黃山興?!?
梅清是一位集詩、書、畫于一身的大家,他的畫對“黃山畫派”、“新安畫派”產(chǎn)生了重要的影響,其作品在北京故宮博物院、安徽省博物館均有收藏。
梅清擅長山水、松石、尤其好畫黃山,自謂“游黃山后,凡有筆墨,大半皆黃山矣。”他筆下的黃山,以氣勢取勝,行筆流動豪放,運墨酣暢淋漓。取景奇險,用線盤曲,富有運動感。有異于新安派比較生澀清峻的畫風。他長期深入黃山。多寫生黃山真景。雖經(jīng)常自稱學元代,卻有自己獨特的創(chuàng)造。他風格清俊高逸,表現(xiàn)山巒的云煙變幻,松多奇蒼。曾用卷云皴,給人蒼茫感覺。他的《宣城二十四景圖冊》,堪稱平生嘔心之作。人稱他山水入妙品,松入神品。他間亦畫梅,其梅畫煙云歷落,枝干奇古。72歲時所作的《高山流水圖》軸,現(xiàn)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作品蒼勁的運筆、酣暢的墨色、及皴法、用點均更多石濤意韻。梅清筆下松弛中見功力,零亂中求整秩,經(jīng)緯明快,恬適流暢。
流派:
梅清的藝術風格屬于“黃山畫派”,這一流派以黃山為創(chuàng)作題材,注重表現(xiàn)黃山山水之奇、松石之雄,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。此外,梅清的畫作也受到了“新安畫派”的影響,新安畫派以描繪自然景觀為主,追求畫面的意境和詩意。
版權聲明:文中所以圖片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圖片如有侵權可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進行修改或刪除。繪畫吧-畫畫僅供美術繪畫愛好者學習交流,所有繪畫作品及文字版權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業(yè)及其他營利目的,責任自負!
歡迎關注:【繪畫吧-畫畫】http://www.xcyc.net